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队伍 > 教授 >

登海种业奖学金颁发仪式在成都校区举行

11月15日下午4:00在成都校区二教报告厅举行了隆重的“四川农业大学2011-2012学年度学生表彰大会”。会上,“登海种业奖学金”被安排了专门颁奖仪式。受登海种业公司委托,玉米所副所长高世斌教授代表捐资企业为获得登海种业奖学金的同学颁发了获奖证书。 “登海种业奖学金”每年投入12万元用于奖励我校优秀本科生和优秀研究生,共计55名,其中,一等奖10名,二等奖45名。研究生奖励名额为:玉米所每年

《中国种子协会玉米种业分会2014年会纪要》

  2014年04月29日   中种协玉函〔2014〕2号  中国种子协会玉米种业分会2014年会纪要        2014年4月9日,中国种子协会玉米种业分会2014年年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议由分会秘书长、全国农技中心种业信息与技术处处长王玉玺主持,分会会长、河南秋乐种业公司董事长李继军报告了分会2013年度的工作;会议研讨了当前玉米种子市场产供需形势,讨论通过了行业内玉米育种成果权益

“饲用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创新与育种利用”成果通过第三方评价

5月31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7位省内外行业权威专家,按照《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GBT 32225-2015)》等相关要求,遵循科学、客观、独立、公正原则,对我校与四川雅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共同完成的成果“饲用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创新与育种利用”进行了评价。会议由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王敬东研究员主持,副校长陈代文、科技处处长曾维忠、成果主要完成人员等出席会议

玉米所2013级师生见面会暨入学教育顺利举行

9月14日上午,玉米所2013级师生见面会暨入学教育在成都校区1教309报告厅顺利举行。 玉米所全体在校教职工及48名2013级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所党总支书记周伦理主持。 周书记首先向新生们介绍了玉米所的各位老师。接着,副所长高世斌教授从玉米所的发展历程、优秀的师资力量及良好的科研平台等几方面对玉米所的现况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强调了实验室安全问题,希望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与学习。副所长潘光

“大西南玉米种业发展高峰论坛”筹备会在成都召开

4月16日,我校作为科研倡议单位,邀请了来自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等西南地区从事玉米育种的10家优势科研单位主要负责人和11家大型玉米种业企业代表在成都共聚一堂,召开“大西南玉米种业发展高峰论坛”筹备会,商讨新形势下推进大西南玉米种业发展对策与合作初步框架。   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我校校长郑有良教授、玉米所所长荣廷昭院士出席会议,我校玉米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周伦理主持会议。   郑有良

我所主持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高产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2011-2012年度总结会召开

1月9日至10日,由我所潘光堂教授主持的生物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高产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2011-2012年度总结会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吉林省农科院、辽宁省农科院、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8个科研单位的40余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听取了18个单位2011-2012年度工作总结和

首届“玉米所奖助学金”颁发新生奖金13万

10月15日,经玉米所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审委员会评选,第一志原报考玉米所并被录取的35名新生全部获得首届“玉米所奖助学金”入学奖。其中,博士生10人,每生3000元;硕士生25人,每生2000元;并且对其中5名优秀博士生和5名硕士生,再颁发优秀新生奖每人5000元。 “玉米所奖助学金”是由我校荣廷昭院士个人捐资及其他社会资助构成“荣玉”原始基金,再委托给四川川单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投资和增值

转:研究生2020-2021第一学期开学报到事宜通知

转:研究生2020-2021第一学期开学报到事宜通知   关于《研究生2020-2021第一学期开学报到事宜通知》,请参照研究生院发布通知。 https://yan.sicau.edu.cn/info/1016/6051.htm  

(人民日报)聚焦种业体制改革(1):两个一流为何难出大品种

编者按:粮安天下,种铸基石,强农必先强种。5月24日—28日,有种业界“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种子大会将在北京举行,民族种业将在世人面前精彩亮相。小种子要长成大产业,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着重解决好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要让种子科技“长”在企业里,通过市场发育,壮大民族种业。同时还要大力扶持种业基础研究,为种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大品种从哪里来:一个育种家带几个学生

曹墨菊:认真的女人最美丽

作者:张俊贤 来源:成都校区新闻信息中心      穿着合身的小西装,系着漂亮的丝巾,玉米所曹墨菊教授充满着温柔的小女人风情。而正是这样爱美的她,也会在玉米地里挥汗如雨,忍受玉米叶刮过肌肤又痒又痛的难受,忍受浑身上下沾满泥巴的邋遢,“有时候,从试验地回来,刚好赶上下午6点过下班时,校园里来来往往都是人,我一身的泥,可不好意思了。”那怎么办呢?“我就注意调整回校的时间,晚点回,这样就少点人看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及南方抗逆高产耐瘠薄玉米新品种培育”项目中期总结暨学术交流会在大理召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及南方抗逆高产耐瘠薄玉米新品种培育”项目中期总结暨学术交流会在大理召开 8月25日-28日,由我校玉米所副所长兰海教授主持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西南及南方抗逆高产耐瘠薄玉米新品种培育”项目中期总结暨学术交流会在云南大理举行。 会议特邀院士、领导和嘉宾,项目管理机构领导及项目专员,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各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及项目研究骨干等共90余人

荣廷昭院士主持的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汇报会举行

 10月11日上午,由荣廷昭院士主持的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发展饲用作物,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西南农区草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战略研究”汇报会在成都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相关领导、课题专家顾问组成员、领导协调组负责人以及课题项目组成员共50余人参加会议。 汇报会上,项目组组长荣廷昭院士就两年来项目组的工作情况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进行汇报。荣廷昭谈到,如何发展饲用作物,调整种植业结构,实现种植业

玉米所在玉米籽粒大小形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玉米所在玉米籽粒大小形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以玉米所博士生刘敏、硕士生谭小龙为并列第一作者,沈亚欧教授为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的文章“Analysis of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maize kernel size traits by combined linkage

郑有良专程赴学校玉米南繁基地看望荣廷昭院士

1月5日,校长郑有良按照与党委书记邓良基在元旦放假前商定的工作安排,专程前往学校西双版纳玉米南繁基地,看望了依然奋战在科学研究第一线的荣廷昭院士,实地考察了育种试验地及新材料、新品种试验示范情况,关切地询问了基地建设、人员的生活、工作等情况,亲切慰问了40余名南繁师生员工。 在基地食堂,郑有良发表了热情洋洋溢的讲话,现场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他说,学校始终坚持学者为上、教授治学,作为学校学者之首

我校玉米所潘光堂教授等一行4人出席第六届世界作物科学大会

第六届世界作物科学大会于2012年8月6-10日,在美丽富饶的巴西隆重召开。以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张保明为团长的中国作物学学会代表团应邀参加了本次大会,我校玉米所潘光堂教授、黄玉碧教授、李晚忱教授和付凤玲教授参加了大会。 会议以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的形式,就世界作物研究与生产面临的热点问题,如非生物逆境、病虫䓍害、土壤贫瘠、营养强化、丰产稳产及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与讨论,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