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

“饲用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创新与育种利用”成果通过第三方评价

时间: 2017-06-01 点击次数:


5月31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7位省内外行业权威专家,按照《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GBT 32225-2015)》等相关要求,遵循科学、客观、独立、公正原则,对我校与四川雅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共同完成的成果“饲用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创新与育种利用”进行了评价。会议由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王敬东研究员主持,副校长陈代文、科技处处长曾维忠、成果主要完成人员等出席会议。

“饲用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创新与育种利用”成果第一完成人、玉米研究所唐祈林教授从成果研究背景、总体方案与技术路线、主要研究结果、创新性与先进性、应用情况与创造效益等几个方面对成果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报。

由兰州大学南志标院士担任组长,四川省农科院院长李跃建研究员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久然研究员担任副组长的专家组通过审阅资料、听取汇报、咨询评议后,一致认为该成果技术先进、成熟,总体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在作物多倍化机理研究与多年生饲用作物新品种培育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饲用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创新与育种利用”成果提出了以收获茎叶营养体为主的新思路,开创了玉米育种新方向。收集保存了玉米近缘属材料1000余份,开展了玉蜀黍属系统发生关系研究,首次明确了尼加拉瓜大刍草分类地位,发掘了优异多年生、耐旱和耐渍重要基因资源16份。实现了玉米与摩擦禾属间杂交。创制了玉米、大刍草、摩擦禾多年生异源多倍体及玉米-大刍草代换系“068”等材料,解决了玉米与四倍体多年生大刍草杂交结实障碍问题。研究了玉米与大刍草杂种F1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揭示了玉蜀黍属染色体组成。育成了玉草1号等多年生饲草玉米品种2个和一年生品种6个,制定了四川省地方标准3项,形成配套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各1套。育成品种在四川、云南、贵州、新疆、西藏等省(区)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近60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4.28亿元。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51篇。培养研究生41人。所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上一篇:玉米研究所2017届毕业生晚会

下一篇:校企合作开发推广“荣玉系列”甜糯玉米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