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我所研究生勇于实践、发展特长、开拓创新,引导研究生在知识、能力及素质等各方面协调发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先锋公司根据我所实际情况特设立“先锋奖学金”,评审办法如下: 一、评奖范围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的在读一年级研究生(全日制博士一年级、硕士一年级研究生)。 二、申请条件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2、勤于科研
玉米所2019届研究生毕业答辩圆满结束 2019年5月21日至30日,我所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在1教403会议室和7教14楼会议室顺利举行,答辩委员会由30位老师组成,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四川农业大学潘光堂教授、高世斌教授、李晚忱教授等人组成。 我所今年共有博士7人(含2名巴基斯坦留学生),硕士40人申请答辩,经学位分委会审核决定,博士7人、硕士38人同意答辩,2人修改后再
近日,国际著名期刊《核酸研究》在线发表了我校玉米所卢艳丽课题组题为“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 are significantly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drought stress in maize”的研究论文。《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16年影响因子为9.20。该论文第一
8月27日下午,四川省农业厅科教处魏晓理副处长、蒋敏副调研员、李洁一行,到玉米研究所转基因中试基地进行执法检查,我校科技管理处人员陪同检查。 执法检查专家组一行顶着烈日现场考察了转基因玉米的中间试验田间情况,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相关情况汇报,并作了详细的现场勘验笔录和询问笔录。检查结果表明,玉米研究所按照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中间试验方案,在专属区域内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符合农业转基因中间试验
3月23日,四川省玉米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赴我校玉米所西双版纳育种基地,对荣廷昭院士团队新近选育的 2个糯玉米自交系和2个甜玉米自交系进行了田间技术鉴定。专家组在听取了自交系选育情况汇报、田间性状实地鉴定评价的基础上,一致认为WX020、WX025、SH018、SH025四个新自交系来源清楚,遗传稳定,田间性状整齐一致,综合表现优异,建议在田间技术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资料,及时申报所配
5月28日晚,由玉米所研究生会及党支部共同组织的“导师座谈第一期 ——畅谈海外留学”活动在1-405成功举行。 此次活动由玉米所研究生会文体部副部长张辰路同学主持,主讲导师为玉米所的引进人才卢艳丽研究员。座谈中,卢博士就出国留学前期准备工作,学校及研究所的选择和自己在国外的留学生活经历与大家进行了分享。此外,同学们就各自在申请留学方面的具体问题与卢老师,以及应邀到场的并成功申请出国留学的在读博士
西南山地是我国第三大玉米产区。西南地区种植模式复杂,且降雨多、湿度高,为病虫草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玉米病虫草害发生复杂且严重,直接影响到玉米生产的发展。2013年8月9日-17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岗位专家对四川、贵州和云南玉米生产中的病虫草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联合考察。 在绵阳、贵阳、遵义、曲靖和德宏各综合试验站王秀全、任洪、毕世敏、黄吉美、黄必华等站长及他们团队的共同参与
国家质检总局4日发布消息称,继11月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进口美国玉米中检出未经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成分MIR162后,近日,福建、深圳、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又相继从5批进口美国玉米中检出MIR162转基因成分,共计约12万吨,并作出了退运处理。 11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曾表示,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一船进口美国玉米实施检验检疫中检出MIR162转基因成分,对其进行退运处理,涉及玉米达6万
为促进四川省草牧业发展,满足四川草食性牲畜优质饲草料供应,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缓解四川地区饲草短缺的问题,玉米所博士科技支农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玉米所饲草玉米科研成果与技术专利为支撑,由唐祈林教授及其团队带领,在学校“百年征程·赋能乡村振兴”研究生专题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支持下,前往青贮玉米、饲草玉米种养结合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野生饲草资源收集,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7
3月14-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南志标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973计划项目“重要牧草、乡土草抗逆优质高产的生物学基础”启动会在兰州大学召开。我校玉米所和动物科技学院共同承担第五课题“多基因聚合创制多年生饲草种质的生物学基础”,荣廷昭院士受聘为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荣廷昭院士、潘光堂教授、张新全教授、唐祈林教授等6人参会。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科技部973计划
7月16日,由我所主办,资中县农业局和四川川单种业承办的突破性玉米新品种“荣玉1210”观摩及推广研讨会在内江召开。四川省农业厅农技推广总站副站长梁南山研究员、四川省种子协会秘书长杨元明研究员、雅安市农科所所长刘勇研究员、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玉米室副主任何文铸副研究员、内江市农业局副局长罗红和内江市农技站站长姚朝友出席会议。副所长高世斌教授主持会议。 与会领导、专家及四川川单种业的事业
根据《“先锋奖学金”评审办法(试行)》及相关补充文件的要求,经同学申请、答辩,结合各申请人综合表现,先锋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定,拟推荐雍太明等11名同学为先锋奖学金候选人,现将具体名单公示如下: 柳思思 王盈阁 雍太明 陈佳佳 陈 琦 葛 飞 石志勇 吴花拉 张 磊 张爽爽 张艳花 公示期为五天,自今日起,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向玉米所党政办
日前,川单种业原骨干团队、北京金色农华和现代种业基金联合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构建了升级版的玉米种业协同创新平台,奋力打造“新川单”。“新川单”是金色农华和种业基金目前在四川首例投资项目。
作者:李劲雨 来源:宣传统战部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 10月底,玉米研究所兰海老师、技术工人张明强赶往西双版纳。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南繁基地迎来了一个新季节的授粉工作,20多位师生顶着30多度高温在田间忙碌着,生机盎然的玉米召唤着再次归来的科研工作者们。 围墙内是长租20年的70亩地,围墙外是130多亩一年一租的土地。一个
1月5日下午,作物学科“双一流”建设推进会在西双版纳玉米南繁基地举行,校长郑有良,荣廷昭院士,副校长杨文钰,与农学院、水稻所、小麦所、玉米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的负责人齐聚一堂,盘点成绩、共话收获,分析差距、寻找措施,凝聚共识、整装出发,以此促进作物学科更好更快发展、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恰逢当天是荣廷昭院士的生日,此次会议也成为全体作物学科人员用一年奋斗的成绩为荣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