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所师生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玉米研究所从本学期开始举行系列学术报告会。
5月31日上午,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1教309报告厅举行了该学术活动的首次报告。玉米研究所张志明研究员与徐洁博士受邀分别作了题为:“基因组定向编辑技术研究进展”和“Biased fractionation and regulatory neo-functionalization on subgenomes of maize 玉米亚基因组间基因不均等丢失和新功能化”的学术报告。
张志明研究员详尽介绍了基因组定向编辑的定义、三代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结合自己在玉米抗纹枯病、穗粒腐病、玉米籽粒粒型性状基因的定位、图位克隆、功能验证等方面的研究,阐明第三代CRISPR/Cas9技术的应用情况。徐洁博士通过生动形象的典故——“田忌赛马”以及“屌丝逆袭”等当前热门词汇,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玉米进化过程中,亚基因组1与亚基因组2分别在正常环境与逆境胁迫应答过程中基因表达的情况。本次报告吸引了广大师生的参与,报告交流环节,师生们积极发言,就科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今后,玉米所每月将不定期开展此类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科研兴趣,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报告人简介:
张志明: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玉米抗纹枯病、穗粒腐病及玉米籽粒粒型性状基因的定位、图位克隆、功能验证及功能标记的开发和应用;玉米Mu、EMS、CRISPR突变体库的构建、鉴定及重要基因功能解析等;植物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主持在研国家86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四川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1项,主持完成四川省教育厅项目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获四川省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中华神农科技奖三等奖1项,培育四川省审定玉米品种3个、国家审定玉米品种1个,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
徐洁:女,博士,国家公派留学回国人员。主要从事玉米应答干旱胁迫的重要候选基因发掘与分子机制研究;玉米中转座子的功能与进化(与普渡大学Damon Lisch教授合作研究);玉米亚基因组显性效应(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icheal Freeling教授合作研究)。2003年-2007年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2007-2014年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2013年获得教育部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论文的合作研究;2014年12月取得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2015年1月-至今在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