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pbi.14537 茎尖分生组织(SAM)是植物地上部器官形成的起源,SAM经转化形成侧生分生组织和花分生组织,因此植物种子发育与SAM发育密不可分。 12月4日,四川农业大学沈亚欧教授团队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Single-cell RNA
汪青军 硕士研究生导师 职称:讲师 性别:男 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 毕业院校及时间:2019年12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 邮箱:wdqdjm@126.com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20.01-----至今 在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工作,任讲师,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 2015.09-2019.12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 2012.09-2015.06就读于
在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部委员会审查,拟将刘彦君等贰名同志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并于近期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其转正问题。根据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24年11月18日至11月24日(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 公示期间,党员和群众可来电、来信、来访,反映其在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思想作风、入党动机、学习工作表现、群众观念、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同学
唐祈林 博士研究生导师 职称:教授 性别:男 民族:汉 学历:博士 常用邮箱:tangqilin71@163.com 学习及工作经历: 唐祈林,男,1998年7月获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并在职攻读博士,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在荷兰万豪农学院留学学习,2002年至2003年在武汉大学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高访半年,2003年7月获农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
卢艳丽 党委常委、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 博士研究生导师 职称:教授 性别:女 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 毕业院校及时间:2010年6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 邮箱:luyanli@sicau.edu.cn 学习及工作经历: 卢艳丽,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以及第十四届青年女科学家奖、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
吴锋锴 硕士研究生导师 职称:副教授 性别:男 学历学位:理学博士 毕业院校及时间:2018年12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 邮箱:wfk0909@163.com 学习及工作经历: 简介:吴锋锴,男,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玉米逆境胁迫相关分子标记开发和关键基因功能验证及其机制解析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四川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和四川省面上
徐洁 玉米研究所数量遗传与生物信息学研究室主任 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职称:教授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 毕业院校及时间:2014年12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 邮箱:jie_xu@sicau.edu.cn; 29904145@qq.com 学习及工作经历: 徐洁,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主要从事玉米非编码RNA在干旱胁迫下的功能与调控机制
在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部委员会审查,拟将高荣黔同志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并于近期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其转正问题。根据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24年12月9日至12月15日(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 公示期间,党员和群众可来电、来信、来访,反映其在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思想作风、入党动机、学习工作表现、群众观念、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同学也可反映
在西南高寒地区尤其是3000米海拔以上的高原地区,草牧业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目前该地区缺草普遍存在。为了丰富和填充西南高寒地区粮饲青贮玉米种质资源的数量,推动饲用玉米在川西北高原等地的应用,缓解草原载畜压力,促进该地区农牧民的脱贫增收和民族稳定。以及进一步扩大高寒领域饲用玉米种植利用技术实施范围,为更多高寒地区草牧业发展注入新品种和新技术。基于2023年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重点项目
5月21日下午,由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四川农业大学和仁寿县农业农村局承办的“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专项服务四川珠嘉乡村行”活动开展在仁寿县珠嘉镇顺利举行。 参加活动的有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总工程师葛毅强,项目专员戴翊超,流动专员任涛、张沙秋,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正处级)周美川,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刘登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永红,仁寿县委副书记唐余,川农大科技管理处相关
5月10日上午10点,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按校党委指示,充分利用本周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时间,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丰富内涵。 根据要求,5月13日下午,主题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解读与心得体会。”于腾讯会议线上平台顺利召开,全所教职工参加学习
中国科协组织召开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新闻发布会日前传出好消息,我校潘光堂教授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此次全国共评选出10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40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获得者,977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潘光堂教授是我校研究生处处长、玉米研究所副所长,一直致力于玉米遗传育种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研究。他在“九五
各党支部: 所党委决定于近期开展2024年党支部书记年终述职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党支部提交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总结计划须对照示范模板(见附件)撰写,总结要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语言精炼、数据翔实,计划要聚焦工作实际,突出年度重点任务。电子版请于12月17日前发送至278495880@qq.com。 二、党支部书记述职 党支部书记述职要求制作PPT,时间控制在5分钟
《关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习安排的意见》
时子文 姓名:时子文 职称:无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学历:博士研究生 常用邮箱:ziwen_shi@163.com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12-2016年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2015-2023年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2024年6月获农学博士学位; 2024年8月至今在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做博后,主要从事玉米穗部性状相关基因的挖掘及功能研究。 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