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新品种培育与现代牧场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种畜禽健康生产环境控制技术”项目、“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重点专项“西南及南方高产抗逆耐瘠薄宜籽粒机收玉米新种质创制与应用”项目和“小麦产量和品质协同调控基因的挖掘、评价与利用”青年科学家项目联合启动会在温江顺利召开。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总工程师葛毅强,项目专员戴翊超,项目流动专员
5月23日下午,玉米研究所在成都校区7教1409会议室召开了党纪学习教育集中学习会,教职工党支部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玉米研究所党委书记兰海同志主持。 首先,兰海传达了学校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的会议精神: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坚持执纪执法相贯通,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他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
根据《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管理办法》(校研发﹝2022﹞27号)和《四川农业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的相关规定及《四川农业大学关于2024年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招生的通知(第二批)》要求,完成复试相关工作。现将推荐拟录取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2024年5月24日-6月6日),若有异议,请实名向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反映。如有主动放弃拟录取资格者,请及时电话告知
根据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校研发〔2022〕20号>和《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七条措施》文件的有关规定及《关于开展2023年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的通知》要求,经教师申报,玉米研究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和无记名投票表决,现将研究生导师遴选初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3天,2024年5月25-27日。 若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实名反馈到玉米研究所办公室7-1413,电话
为了促进全国各高校作物学学科及相关专业的优秀大学生的互动与交流,选拔有志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本科生来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科培养单位深造,了解作物学学科的学术科研环境,并与优秀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我校作物学科五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将于2024年7月11-12日联合举办“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欢迎全国高校的同学报名参加! 一、作物学科概况 我校作物学科由农学院、水稻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
玉米研究所研究生会是我所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组织,在学生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确保研会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所研究生会的工作机制,同时更好的发挥桥梁作用和纽带作用,本届研会即将进行换届。本次换届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面向全所同学进行新一届的研会主要负责人选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和地点 2024年7月4日晚上19:10 7教1409 二
毕业骊歌起,青春将远行。6月12日下午,水稻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成都校区二教报告厅举行。195名学术学位研究生和54名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利毕业。毕业典礼由水稻研究所党委书记庄萍萍主持,授位仪式由水稻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李伟滔教授主持。“三所一重”全体领导、研究生导师、2024届毕业研究生及观礼嘉宾参加了典礼。 毕业典礼前,校学位
自组团因公出国前公示信息表 组团单位(盖章):四川农业大学 联系人:毛彦玲 电话:86290885 公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公示时间:2024.6.24-2024.6.28 经费来源:财政经费 次数类型:一次出境 团组 人员 名单 姓名 单位 职务 经费 (万元) 上次出访时间 上次出 访国家\地区 高世斌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所长 3.00
玉米所全体研究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推动玉米所研究生会深化改革,激励改革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学生骨干,根据《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会章程》《四川农业大学二级研究生会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开展2023-2024学年研究生会评优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经个人申请、部门(主席团)推荐、指导教师审核、综合考察,现将玉米研究所“ 2023-2024学年研究生会先进工作者
2024年7月11日至7月12日,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科2024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顺利举行。本次夏令营共收到国内众多高校近百位优秀学生申请。经过严格的审查和选拔,最终共有来自重庆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14所高校的23名同学成功入营。 本次夏令营活动由我校农学院、水稻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研究生培养单位联合举办。旨在为全国高校(包括本校)具有相关学科专业的大三
保证粮食安全,首先必须保证粮食种子安全。在玉米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的背景下,加强玉米制种基地的建设,成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2012年我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达410万亩,每年生产需要9亿公斤左右的杂交玉米种子,其中约70%来自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中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被称为“西北粮仓”的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辖酒泉、张掖、武威、金昌、嘉峪关五市,总耕地面积1000
为了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做出牺牲的英雄先烈们,激励研究生党员牢记革命历史、珍惜幸福生活、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23年4月5日,四川农业大学玉米所硕士研究生第一、二党支部组织党员赴成都市大邑县建川博物馆开展“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专题党日活动,重温红色精神,缅怀革命先烈。 建川博物馆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现已开放抗战、红色年代、抗震救灾、民俗等4个系列20
7月11日,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一行来校开展合作交流。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甘羽翔,湖南省沅陵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三建,广东省深圳市投资商会专职秘书长李存以及华大集团、广西省、湖南省沅陵县等相关负责人,我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侯永翠,乡村振兴学院、玉米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参加座谈会。 汪建对华大集团的发展历程、实验平台、研究方向及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他希望能够以唐祈
全所研究生: 根据校团委及研究生会管理章程规定、《关于玉米所研究生会第十四届换届选举的通知》要求,经个人申报、组织推荐、竞选答辩、所党委审查通过,现将玉米研究所第十四届研究生会主要负责人预备人选名单公示如下: 主席团 执行主席 王蕊 执行主席 宁玉琪 学办综合部 部门负责人 郉铭扬 媒体运营中心 部门负责人 李立志 实践联络部 部门负责人 周昱翰 文艺体育部 部门负责人 向雯琪 公示期:7月10
西南作为我国玉米的主产区之一,但由于土壤酸性和富含固定磷元素的铁、铝离子,导致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约有一半的耕地面临严重的缺磷问题。为保持产量,大量施用的磷肥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遗传改良提高玉米磷吸收效率和低磷耐受性,培育和推广磷高效利用新品种,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将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开展养分精准鉴定评价,挖掘磷高效优异种质和优异等位基因,能够为节肥增效品种培育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撑。同时对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