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最新论文 > 正文 >

玉米丝裂病发生的数量遗传分析

时间: 2011-03-26 点击次数:


Journal: 中国农业科学 2008,41(8):2235-2240

Author: 魏昕 李丽华 王娟 樊庆琦 兰海 吴元奇 荣廷昭 潘光堂

Abstract:

【目的】分析玉米丝裂病发生的遗传机制,为选育抗丝裂病品种和高效改良感病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运用六世代平均值分析法和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普通玉米自交系R08与975-12杂交组合的P1、P2、F1、F2:3、B1:2和B2:26个世代群体的种子丝裂病进行分析。【结果】玉米丝裂病的遗传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在F2:3、B1:2和B2:23个家系世代,主基因方差分别为201.45,31.99和31.99;多基因方差依次为11.04、81.14和0.00。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11.31;多基因加性效应值为-4.47,显性效应值为10.85。主基因遗传率在F2:3和B1:2两个分离家系群体中为81.31%和21.56%,多基因遗传率为4.46%与54.68%。B2:2家系中未检测出多基因的存在。【结论】玉米丝裂病主要由加性主基因控制,在抗病育种中可在早代高强度选择,对感病自交系可采取回交转育的方法进行改良。

Link: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NYK200808005.htm

 

上一篇:玉米和小麦种子休眠性QTL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玉米种子休眠性的数量遗传分析